人工养蝎关健技术要点,蝎子养殖是特种养殖项目中的主要品种,不少朋友通过蝎子养殖走上了致富路,但也有朋友说感觉蝎子不好养,产量不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其实要搞好人工养蝎,那么以下河南蝎子养殖场郏县塑料大棚蝎子养殖技术基地介绍几个技术要点一定要注意:
一要掌握好温、湿度
蝎子对温、湿度的要求十分严格,稍有不慎,就会影响蝎子的正常发育、生长,引发死亡。尤其是湿度在某种程度上比温度更重要,因为蝎子只有在适宜的潮湿环境下才会生长、发育、蜕皮、繁殖,如果脱离该生态环境,蝎子便很难健康生存。所以,要根据不同情况,掌握好养蝎房内的恒温、恒湿度,不能形成忽高忽低、忽大忽小。平时,最适宜的温度可保持在20~25℃,湿度必须调节在60%~65%之间;母蝎在临产期,最佳温度应保持在30~35℃,湿度应控制在80%~90%之间,只有这样,仔蝎才会繁殖快,成活率高。
二要搞好引种后的管理
种蝎引回后一般可在一个月内稳定下来,如发生死亡现象,主要是水土不服造成的。处理办法:把当地没有施过化肥、农药的土加入适量食盐,用开水浸泡后,将澄清的水倒出并加入“多功能康壮素”,再把青砖放到水中浸湿,取出后直接放在养蝎盆内,蝎子通过吸吮砖内潮湿水分,逐渐适应当地水土,减少死亡。如反复依此法处理几次,效果更好。
三要搞好母蝎临产期管理
母蝎临产期要限制和减少其活动,晚上把养蝎房内的长明灯打开。
四要搞好仔蝎管理
同一座养蝎房内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温差,分为上中下,上层温度高于下层3℃左右。为此,要把仔蝎放在上层喂养,更适宜其采食、活动和迅速生长。仔蝎在蜕皮期一定要往浸砖的水内适量加入“氨基酸”,以促使仔蝎顺利蜕皮。
五要处理好蝎巢用砖
盆内垒放的青砖要保持潮湿,但底层必须干燥。浸砖时要浸透,水内适量加入“多功能康壮素”,起到防治蝎病、促进蝎子生长的功效。冬天浸砖用热水,夏天用凉水。在仔蝎蜕下白色纤维状胎皮并由白色变为橘红色、尾节翘起时进行分离。
蝎子母子分离方法
1.挑拣分离法。当仔蝎爬下母背后,于晚上将外出活动的前腹干瘪的产后母蝎用筷子或夹子拣出,剩下的仔蝎仍留在原蝎池中饲养。此法适用于土坯产房、水泥板产房和木板巢格产房等较小规模养蝎。
2.玻璃分离法。先用筷子把产后母蝎拣出,另地饲养,然后把仔蝎连同产房中的饲养土一起轻轻倒入另一饲养盆中间的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垫一只广口玻璃瓶,仔蝎就慢慢地向玻璃板边缘爬去,掉入饲养盆中,最后,把玻璃板上的饲养土倒掉。此法适用于较小规模养蝎。
3.分离筛分离法。在池与池之间建造一个长15-20厘米、高10-20厘米、孔径为0.3厘米的分离筛,分离筛只允许2龄蝎通过,而母蝎过不去。此法适用于大规模养蝎。
4.自动分离滑梯分离法。在蝎池内建一个小池,小池池底高出大池10-20厘米,四周边缘为与大池地面成60度角的斜坡,坡上铺玻璃板,蝎子只能滑下而不能爬上。小池四壁由4块玻璃板粘成,四壁与池底留一高0.3厘米、只能容仔蝎通过的细缝。分离时,将产房中的母仔蝎一起倒入小池中,仔蝎通过细缝随坡滑入大池,而母蝎则留在小池中。此法适用于较大规模养蝎。
5.自动分离盒分离法。在池与池之间高出地面10-15厘米处建一个长和宽均为15-20厘米、高10-20厘米的分离盒。在靠近仔蝎池的一侧,从分离盒底板向下做成60度角的斜坡,分离盒的玻璃挡板与底板之间留0.3厘米高的细缝。分离时,将母仔蝎一起放入分离盒中,只有仔蝎可通过此细缝,掉入另一饲养池中,且不能再爬上,从而达到自动分离的目的。此法适用于大规模养蝎。